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\n彩虹冰糕
\n文/袁堂栋
\n六月金坪,重庆巫山小三峡之巅的土地,正是满眼流翠时节。一轮彩虹,在太阳的抚慰下,尽情展示着卓尔不群的风采。她不像雨后初霁彩虹那样,如横空英雄般,站成串联苍山翠岭的彩练;也不像流泉飞瀑彩虹那样,如调皮精灵样,舞成折射金色阳光的彩帘;她像快乐的天使,轻轻一跃,悬浮在金坪人的头顶,一如人们送给蔚蓝天空的七色彩旗,让一丝丝一朵朵一片片白云围着她纵情地飞舞。
\n穿红裙子的小女孩抬头之间,发现了这一奇景,惊喜地招呼同伴欣赏。正在用晚餐的孩子们,纷纷走出教室,热切地抬头观望,发出阵阵惊叹,又掩饰不住来自内心的失望。
\n彩虹,对于生活在寄宿学校的孩子来说,犹如打工的父母,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泸深策略,只能远观或仰视,虽然美丽,但短暂而又遥不可及,是一种虚幻到极致的美丽,是那种让人想它想到梦里头的美丽,是那种让人想它想到心碎的美丽,是那种让人想它想到流泪的美丽。
\n看彩虹,看着看着,就看没有了,看着看着,就看失望了。 虽然看的机会少,但山里孩子爱看。岁月,在看的过程中流逝,思念,在看的过程中疯长,意志,在看的过程中磨砺,心智,在看的过程中成熟。
\n虽然远离父母,远离亲人,远离家园,他们一点也不寂寞,一点也不孤独,在校园里生活得却十分快乐、十分幸福。
\n这不,刚丢下饭碗的课外活动,让人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地。
\n一年级那个小男孩是个例外,站在游戏圈外,摸着膝盖处的裤洞,眼里满是羡慕与渴望。小家伙和哥哥一道,以前经常玩这种称之为“红宝石”的游戏。没有妈妈的缝补,小男孩自成制衣大师,摩擦出了与众不同的“乞丐裤”。另类时装是时间给他的馈赠,印证的是童年的友谊和快乐。两天前,哥哥小学结业考试回家了,今天是他自己独自到校生活的第一天,没有了哥哥的关照,一切都得从零开始,他显得有点手足无措。同伴的一声召唤,让他告别了窘迫和羞涩,这个只知道老家叫王家梁子的男孩,很快就融入课外集体活动的快乐之中。
\n一场游戏下来,虽然满身灰尘,大汗淋漓,但兴奋之情却溢于言表。小男孩摸摸裤兜,示意大家继续游戏,转身跑了出去。
\n不一会儿,小男孩重返塑胶操场,手里多了一支红色冰糕。他向大伙展示了一番,仿佛在说,兄弟伙,我可没有提前享用哟。然后,坐到乡文化艺术节表演舞台的红毯上,眯起眼睛看了看泸深策略,凑到鼻前嗅了嗅,伸出舌尖舔了舔,将头拗过去,拗过来,闭上眼睛,张大嘴巴,夸张地做出了舒心惬意的表情。
\n小男孩轻轻地舔了一口,然后将冰糕递给了面前那个身着黑色短袖体恤衫的同伴,黑衫男孩接过,并不急于入口,而是观赏了一会儿,才慢慢送入口中,象征性地品尝了一下。 仿佛是个约定,接下来,蓝领、红领、白领、花领男孩、大黄衫、海魂衫、迷彩衫男孩,都是如此,没有谁下口咬碎冰糕。
\n冰糕,在这群远离父母的孩子眼里,已不再是刺激味蕾、满足肠胃的简单物质,而是营造浪漫、缔结友谊的载体。冰糕还在小男孩们手中传递,还是没有人刻意咬碎它,只不过改变了传递的方式。后面的招呼一声,前面的就会将冰糕举到嘴边,前面的请求一下,后面的就会将冰糕喂到嘴边。左边、右边、中间,无论冰糕传到哪个位置,都会引起欢乐。
\n这个傍晚,这支冰糕,让小男孩忘掉了远离父母的忧伤,告别家园的烦恼,为他融入未来的生活打开了通道,比他用任何言语示好都简单、明了得多。此举蕴含的是市侩呢还是义气,不好评说。不知在外打拼的父母们,目睹这一幕后,会作何感想?
\n夜幕降临,篮球比赛在灯光下继续进行,孩子们的游戏在操场边快乐延续。这是一种远离家园、亲人的校园生活。 几天后,小男孩们就要暂时告别这里,开始暑假生活。是固守家园,还是飞向父母打工的城市,我们不得而知。无论哪种方式,都注定与家庭建设相关。只不过与传统家庭建设模式与期望有所冲撞,有所改变。
\n对家的氛围建构,一直是中国古老文明最核心的要素。 耕读传家曾是理想的模式。但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,外出务工成为一种常态,读书很难再觅诗意的乐趣。生存至上的法则面前,人们不再相信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的美好劝导,“男儿欲遂平生志,六经勤向窗前读”的理想没有了,“孤村到晓犹灯火,知有人家夜读书”的意境自然就很难复制。
\n家,逐渐成为一个符号,沦落为一种简单的集聚场所,遮风避雨、防抢御盗、抵抗侵袭、阻挡野兽、取暖御寒这些功能,仿佛可有可无。亲情呢,也在聚少离多中变得支离破碎,即使是春节这样的节日,也很难唤起团聚的兴奋。亲情的融合、孝道的履行、子女的教育、忠义的诠释,似乎成了金钱的附庸,在生活中渐行渐远。倘如是,人们会在乎对家的怀念、相思与幽怨么?
\n金坪小学本着寄宿温馨、留守快乐的理念,对建设寄宿制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。方圆几十里的留守儿童,包括外乡的学子,一批又一批地聚集到这里。老师们教书之余,还扮演起父母的角色,扛起了另一番责任,为人类的进步,家庭的幸福,地方的繁荣,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才智。孩子们既收获了知识,也得到了另一种关爱。这是时代的召唤,但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呢?
\n长大后,孩子们会离开学校,离开父母,去开创新的生活。在故乡或异地的天空下,他们会想起今天的彩虹,忆起舌尖上的冰糕,唤起美好的童年回忆,在时光的缝隙里寻找乡愁,丰富故园生活的精神之钙么?
\n泸深策略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